Friday, June 19, 2009

王孫文:擴充幼兒園充作居民活動中心

幼兒園建委會主席王孫文表示,該會將會擴充幼兒園,包括外面的空地建設涼棚、兒童的洗手間以及遊樂場。

他說,該建設圖測已呈給本同縣議會待批准中。他說,空地建設涼棚後,居民可以將該地充作活動中心。

他也說,至於遊樂場設施,已獲得善心人士報效,遊樂場設施建設工程正在進行中了。

過去的地下室幼兒園空間有限,用木板隔分成為兩班級,上課時間從早上8時至中午11時30分。由於環境的光線微弱,空氣悶熱兼不流通,所以每當上課時須亮燈及啟動電風扇,才能如常上課。

幼兒園內沒有遊樂場、學生活動室、以及教務處等,師生要上廁所都須到禮堂外的廁所解決。該園的木桌椅、黑板以及書櫥皆是舊校舍留下迄今的,硬體設備從未更新過。學生的活動空間都在該有限的空間進行。(YLS)

終于有個家了!

吉北多皆的“地下室”幼兒園終於擁有“地上家”,新家在今年下半年新學期開始啟用了,師生終於能擺脫悶熱以及狹窄空間的教學生活。

馬華幼兒園創立1971年,原於多皆馬華支會會所。直到80年代,由於水患及民生問題,才借用對面的多皆天皇宮禮堂的舞台下空間。

經過附近居民多年努力籌款,成功購置於多皆8英里的班鳩園一間半獨立式住家作為新校園,並於今年本月14日正式啟用。

目前,該園有2名老師執教,全園共有27人學生,即大班有8名,以及小班19名。

新幼兒院內有一間教務處、兩間教室及一間視聽室,缺乏兒童遊樂場、兒童的洗手間、以及兒童讀物等,建委會正在籌募款項建設以及提升設備。

多皆馬華支會主席岑春來接受訪問說,雖然新幼兒園的設備不齊全,不過幼兒院建委會將會陸陸續續增加設備,包括遊樂場、增加視聽室器材等。

他指出,過去,地上室幼兒院的空氣悶熱空間有限及面對許多不便,導致家長都不願意將孩子送來該園就讀,則送載到距離4、5公里的十字港兩所幼兒院。不過,他深信搬遷到新環境後,學生人數有所改變。

他說,目前,每名學生每月僅須繳付30令吉的學費,此數目相當便宜,不過為了負擔幼兒園每月開銷,例如教師薪水及水電費等,該園仍面對這些日常開銷。他促請民眾能夠繼續捐款,好讓該園減輕開銷負擔。(YLS)

Monday, June 15, 2009

多皆馬華幼兒園“滄桑史”

★師生每日上課都須亮燈及啟動電風扇,才能如常上下課。

★該空間不大,僅能容納逾50名學生,教室中間卻用木板分成兩個班級。

★沒有適當空間讓學生活動及沒有教師辦事處。

★師生要上廁所都須到禮堂外的廁所。

★該幼兒園猶如鴿子籠般,因多部分的窗都是以鐵枝形成,學生下課用餐或活動空間均得在面積很小的空間進行。

★身高超過176公尺的人,走入該地下教室后,得彎下身子方能走動壁。

★該禮堂附近是米較廠,一旦收割季節,米較烘乾稻穀操作時期,以及每逢雨季大雨將濕透教室,這將嚴重影響教師教學,學生也無法安心上課。

★禮堂外的停車場根本不適合活動,擔心學生跌傷,每年的運動會都與附近的多皆文德學校一起舉行。

★地下室的生活感到納悶,空氣不流通,有損學生健康。

先賢胼手胝足創辦

在馬來西亞獨立初期(70年代),遠離市區的多皆這個華裔稀少的彈丸之地,出現了一批已有獨具慧眼的先賢,為培育英才,而胼手胝足、克勤克儉,創辦了早期的馬華幼兒園。

遠離市區的多皆居民多以務農為生。當時,因多皆遠離城市、交通工具不發達,農民的孩子想上幼兒園學習基本認字,困難重重。

當時的幼兒園是在多皆馬華支會會所(兩層板樓)進行教學,學生來源除了來自多皆居民外,還吸引鄰近居民的響應。

多皆馬華幼兒園之成立,旨在童蒙養正並奠定4歲至6歲幼兒的學習基礎,同時希望幼兒們能在優良環境中發揮德、智、體、群、美的教育目標。

該園自成立以來,在歷屆主席及全體理事通力合作之下,每年都主辦畢業典禮及頒獎禮。為了促進與家長之間的聯繫,特主辦了懇親晚會。

王孫文:藉名義註冊

多皆馬華幼兒園建委會主席王孫文受訪時說,多皆幼兒園不是一個政治團體的幼兒園,它只是位于多皆埠唯一的學前教育場所,早前借用馬華公會名義註冊,申請成立幼兒園,然后借用馬華會所上課。

他說,當時的幼兒園是在多皆馬華支會會所的兩層板樓教學,學生來源除了來自多皆居民外,還吸引來自笨筒縣及丹娜美拉居民兒女的報讀。

籌款購新校園

他說,早期幼兒園設在多皆馬華會所,缺乏完善的學習環境,每逢雨季來臨,雨水常入侵會所,加上會所對面是巴剎,喧嘩聲與塞車之苦,迫使師生須在惡劣的環境下學習。

有鑑于此,他說,多皆馬華執委會在1990年議決,暫借該埠皇天宮禮堂地下室,做為多皆馬華幼兒園上課場所,惟因該場所面對空調不完善和學習環境不佳,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與健康問題。

王孫文也是吉州馬青分團團長,及多皆馬華支會前任主席。他受訪時也說,70年代的多皆,是一個遠離市區,也是華裔稀少的郊區。當時,馬華基層領袖陳松文與黃成業基于當地缺乏一個學前教育場所,于是號召埠內的華裔人士以及馬華同仁,慨然設立這所多皆馬華幼兒園。

他受訪時說,為了一勞永逸解決上述困境,自早年多皆馬華會員大會上通過,辦華文教育馬華均義不容辭,因此決定為幼兒園尋找一個新園地,特成立一個新校園基金會,籌款購買新會所作為幼兒學習場所,以期幼兒們能夠在舒適環境學習。

他說,如今他們的願望最終實現,師生也擺脫困境。

擺脫20年鳥籠生涯 地下室幼兒園有家了

(亞羅士打14日訊)吉州唯一的“地下室”幼兒園,終于落實有個“家”,在今早首日啟用新家后,師生從此擺脫“鳥籠”生活!

這座地下室幼兒園是多皆馬華幼兒園,具有33年歷史,坐落多皆市鎮,過去20年來均利用禮堂舞台下的空間充當幼兒園,學生被逼在悶熱及不通風的地下室上課,猶如在鳥籠內度過求學生涯。

為了不讓幼兒園學生繼續過著鳥籠般的生活,馬會多皆支會黨員近年來默默通過各管道籌款,如今願望終落實,在多皆斯里傌莫住宅區購下半獨立房子當幼兒園。

冀獲捐款減開銷

師生今日正式遷入新家,從此向“鳥籠”教室說“拜拜”。

多皆馬華支會主席岑春來說,該園新址距離舊址僅有1公里距離,目前學生人數約有30名,由兩名教師執教。

他說,雖以半獨立房子充當幼兒園,不過一些設備例如學生休閒場所,都陸陸續續會興建,與地下室相比,現有概況會更理想。

“目前該園有一間教務處、兩間教室及一間視聽室,這些設備比起過去都來得理想,空氣也流通。”

他說,過去幼兒園是在禮堂舞台下,空氣確實悶熱及面對許多不便,一些家長不願將孩子送來就讀。

不過,他深信以目前的概況而言,師生都能在更舒適下的環境上下課后,學生人數或許會不斷增加。

岑春來向媒體說,目前每名學生每月僅須繳付30令吉學費,相當便宜,不過為了負擔幼兒園每月開銷,例如教師薪水及水電費等,該園仍面對這些日常開銷。

他促請民眾繼續捐款,協助該園減輕開銷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