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皆居民黃友福(67歲、雜貨店東主)受訪說,多皆市鎮最繁榮區的店屋被徵用的,其古老的雙層店屋只賠償約21萬令吉,包括搬遷費,而毗鄰住宅獲得賠償約15萬。
他強調,該店屋不屬於農業地,而且附近稻田地的賠償額價值居然比住宅區地高,馬來保留地段的木屋也獲得賠償8萬令吉。上述店屋的賠償額不夠購買一所新店屋。
“雖然我的店屋是破屋,但都靠它養活一家大小。都我們不要求賠償多,只要求獲得滿意賠償,上述的賠償賠根本不合理的。”
租戶理髮店東主說,該政府徵用上述的地段是該區最繁榮一帶,若這一帶興建雙軌電動火車工程,這個多皆區地理形勢會改變,而且附近的店家租戶也面臨失業,若商家搬遷其他地區,顧客肯定會流失。
她認為,“該公司賠償額極少,不如在最近尋找土地興建建築物,再出租或者以同樣的賠償價格賣給我們。”
他指出,由於非馬來人擁有的土地有限,很少進行買賣,價錢可以飆得更高。根據私人估價師調查,距離2公里的十字港一帶,與上述同樣的土地價格卻10令吉-18令吉,以此類推,多皆的土地價格也應該10令吉左右。
他希望這次聯邦政府重新估價。
“根據我了解,威北的打西打各魯葛和平安村一帶,也面臨聯邦估計局官員的不公平審訊對待,剝削屋主和地主利益。”
他希望交通部部長拿督斯理翁詩杰指示有關單位公平對待屋主和地主。
至於亞羅士打雙溪古洛一支抽述火車路邊,約30戶房屋地段被遭徵用。
根據該區居民透露,政府土地局將在明年2月份才討論賠償事宜。(光明日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